你的下一个AI项目灵感,藏在首届魔搭开发者大会的七大论坛里

内容摘要此刻我们正处在什么样的时代?是姚顺雨笔下的「AI 的下半场」,是 Andrej Karpathy 定义的「软件 3.0 时代」,也是一个创造者与 AI 协同进化,重新定义「可能」的时代。层出不穷的创新模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涌现,深刻地改变着世

此刻我们正处在什么样的时代?是姚顺雨笔下的「AI 的下半场」,是 Andrej Karpathy 定义的「软件 3.0 时代」,也是一个创造者与 AI 协同进化,重新定义「可能」的时代。

层出不穷的创新模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涌现,深刻地改变着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对于开发者而言,这既是充满无限机遇的黄金时代,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紧跟技术前沿,高效地获取、使用并创造 AI 模型?

开放、协作、共享的社区生态成为推动 AI 浪潮奔涌向前的核心动力。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个能够汇聚顶尖智慧、提供全方位支持、连接创造者与使用者的平台,显得至关重要。魔搭社区(ModelScope)正是顺应这一需求而发展的。

6 月 30 日,首届魔搭开发者大会在北京举办。自 2022 年 11 月初成立以来,历经两年多高速发展,社区已汇聚超 500 家贡献机构,托管的开源模型数量已超 7 万个,增长超 200 倍,用户数量从 2023 年 4 月的 100 万扩展至如今 1600 万,增长约 16 倍。

魔搭社区已形成全链路服务,支持开发者体验、下载、调优、训练、推理、部署模型,覆盖 LLM、对话、语音、文生图、图生视频、AI 作曲等多个领域,并提供 4000+ MCP 服务和调试工具。目前,魔搭社区已成长为中国最大的 AI 开源社区,业界头部模型均在魔搭社区率先开源。

通过将先进的开源模型汇聚在社区,魔搭可以让广大的模型开发者,迅速获取到最新最好的模型;与此同时,魔搭也为这些模型提供了迅速触及潜在的用户以及下游生态的桥梁,模型贡献者与模型使用者在魔搭上的双向奔赴,使得模型应用的无限可能,得以被激发。

七大主题论坛解锁 AI 最新趋势

魔搭社区是一个开放、中立、非盈利的组织。本次开发者大会由国家信息中心指导、魔搭社区主办。一场主旨论坛加六大主题论坛,大会覆盖了前沿模型与工具、MCP 和 Agent、科研智能等 65 个主题,国内外知名 AI 开源模型团队均现场参会分享。

从这次论坛中,我们可以观察到 AI 发展的一些新趋势。

开源

2025 年,全球 AI 开源浪潮汹涌,而中国已成为其中最关键和独特的驱动力量。这一年,开源不再是少数派的选择,以阿里巴巴(通义千问)、深度求索(DeepSeek)等为代表的中国企业,持续推出性能比肩世界顶尖水平的开源模型。以 Qwen 系列为代表的开源模型,已逐渐成为全球 AI 开发者的首选工具之一,推动了从学术研究到产业应用的广泛创新。

它们既是打破技术封锁、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途径,也是构建自主可控 AI 技术生态、赋能庞大制造业体系的基石。这种模式催生了独特的生态:一方面,开发者社区(如魔搭 ModelScope)异常繁荣;另一方面,开源与国家级新基建(如算力网络)的结合更为紧密,推动 AI 在公共服务、工业制造等领域的深度应用。

多模态与世界模型

AI 不再仅仅满足于处理文本或图像。多模态 AI 的发展达到了新的高度,能够同时理解和生成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甚至 3D 信号。这使得 AI 能够与世界进行更自然、更全面的交互。既有 GPT 4o、即梦在图片方面的以假乱真,又有 Veo 3、可灵在视频方面的震撼表现,让网友大呼「现实不存在了」。

与此紧密相关的是世界模型(World Models)的兴起。AI 开始构建对物理世界运行规律的内部表征和理解,而不仅仅是识别模式。这意味着 AI 能够进行简单的推理、预测物理互动的结果,并更好地理解人类的意图。例如,视频生成模型不仅能「画」出动态,更能「理解」画面中的因果关系。这为机器人、自动驾驶和更高级的虚拟助手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小模型与侧端应用

在追求更大、更强的模型的同时,业界也愈发关注效率和成本。随着 AI 应用的普及,在云端运行庞大的模型变得既昂贵又不切实际。因此,2025 年 AI 发展的另一个重要方向是模型压缩、量化和蒸馏等技术。

这催生了性能强大但规模更小的「边缘 AI」模型。这些模型可以直接在个人电脑、智能手机甚至更小的物联网设备上运行,不仅降低了延迟和云端依赖,也更好地保护了用户隐私。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系主任、无问芯穹科技有限公司发起人汪玉在会上分享了硬件创新与侧端 AI 的技术突破与挑战,并介绍了该公司开源的端侧解决方案中的全模态理解小模型 Megrez-3B。

具身智能

如果说多模态 AI 是让 AI 有了「五官」,那么具身智能就是让 AI 拥有了「身体」。2025 年,我们看到了更多 AI 技术与机器人实体相结合的突破。结合了先进视觉语言模型的人形机器人开始走出实验室,尝试在真实世界的非结构化环境中执行复杂任务,例如仓库分拣、家庭服务等。

关键词不仅在于硬件的进步,更在于「大脑」与「身体」的协同。AI 模型需要实时地将多模态感知转化为物理世界的具体行动,并从互动中学习和适应。

清华大学特别研究员、星海图联合创始人赵行在会上聚焦具身智能开发者生态构建,围绕本体、数据、模型与应用等关键要素,分享星海图在推动具身智能开发者生态构建的探索与思考。

Agent 与 MCP

2025 年,能够自主理解、规划并执行复杂任务的 AI Agent 成为行业焦点。然而,如何确保这些强大智能体的行为可控、可靠,是其走向大规模应用的关键挑战。

为此,业界正积极探索新的交互范式,让 Agent 从难以预测的「黑箱」,转变为透明、可控的智能伙伴。其中,以「模型上下文协议」(Model Context Protocol, MCP)为代表的框架成为重要突破。它通过标准化的沟通模式,使 Agent 在行动前能主动澄清目标、展示规划并请求授权,从而确保人类的最终控制权,推动 AI Agent 实现了从「可用」到「可靠」的关键飞跃。

生成式 AI 的深度应用

继文本和图像生成之后,2025 年生成式 AI 开始在更专业的领域展现价值:

科学发现:AI 被用于加速新材料的发现、药物设计和复杂的科学模拟。

工程与设计:工程师和设计师使用 AI 来生成和优化复杂的 3D 模型、电路设计和工业流程。

软件开发:AI 不仅能编写代码片段,更能理解整个代码库的逻辑,辅助进行重构、调试和文档生成,成为开发者的「结对程序员」。

个性化内容与娱乐:实时生成、可交互的虚拟世界和游戏体验成为可能,影视制作流程也深度整合了 AI 技术。

开发者激励计划

大会现场发布了魔搭开发者勋章激励计划,为在平台上作出贡献的开发者赋予荣誉和奖励,激励开发者持续成长。勋章获得者可以获得平台免费 GPU 算力支持,以及 AIGC 专区高阶训练券、高阶生图券等奖励,用于模型生成、模型训练、应用搭建等场景。未来,魔搭开发者勋章激励计划还将面向代码搭子、布道搭子等开发者贡献群体开放,同时也会推出针对社区活跃行为的勋章激励。

魔搭社区发起人周靖人表示,魔搭将打造为广大 AI 开发者交流的首选社区,实现开发者与社区的共同成长。期望有更多的开发者不仅能在魔搭找到优质模型,还能找到志同道合的「搭子」,让更多的创新想法在魔搭社区碰撞,更多的 AI 应用在魔搭社区进行孵化,推动下一波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24小时热闻
今日推荐
浙ICP备2021030705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