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重滞涨!应该是唯一还没被重估的中国龙头资产了,关键成功反转了!

内容摘要2025年05月23日 21:00:39“这是价值事务所的第1869篇原创文章”自2022年起,绝大多数企业的日子都不太好过,上市企业的业绩巅峰大多在2021年,去房市转悠一圈也会发现,2021是近几年房价的阶段性高点。2021的时候消费者

2025年05月23日 21:00:39

“这是价值事务所的第1869篇原创文章”

自2022年起,绝大多数企业的日子都不太好过,上市企业的业绩巅峰大多在2021年,去房市转悠一圈也会发现,2021是近几年房价的阶段性高点。

2021的时候消费者信心还不错,对未来的预期也好,因此股市好、楼市好、消费好,一众上市公司的业绩几乎都好,但2021之后基本都是逐年走下坡路,正如股市一样,跌的时间越长,人气就会越差,股民相信企业能涨回来的信心就越不足。终端消费低迷的时间越久,消费者的信心也就会越差。

海尔在此前的投资者交流中讲到,2024前三季度国内非常糟糕,Q3才好转(原因在于2024年9月的政策大招),然后Q4实现双位数增长。

但就在这样糟糕的大环境下,顺丰的业绩却不断逆势新高,2023是利润新高的一年,2024又再次刷新2023的纪录,哪怕是几乎没有政策助力的2024前三季度,扣非净利润都实现了21.58%的增长,达到67.43亿,全年的扣非更是增长了28.2%达到91.46亿。

2025Q1继续向好,实现营收698.50亿,同比增长6.90%;净利润22.34亿,同比增长16.87%;扣非净利润19.74亿,同比增长19.12%。

拆分一下顺丰的各板块业务情况,除了医药冷运略有下滑外,其余每个板块的表现都非常不错。

01价值事务所顺丰的品牌被低估

时效快递的营收占顺丰总营收的43%左右,是顺丰的基本盘,顺丰在这块基本上属于国内“垄断”,顺丰在近期提交香港联交所的招股说明书中提到,其时效快递 2023 年在国内市场的占比达 63.9%。

63.9%是个什么概念呢?我们熟知的其他成熟行业的大众品牌,比如空调龙头美的、榨菜龙头涪陵、牛奶龙头伊利的市占率也就在25%-35%之间,哪怕是深耕国内近50年、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一年在国内斩获300多亿营收的超级大单品可口可乐,在碳酸饮料行业的市占率也只有不到40%。

放眼国内各行各业,基本再也找不到哪个To C的细分行业龙头市占率超过40%,哪怕像互联网这种拥有网络效应的平台,市占率想达到60%+也很难,即便达到也很快会滑下来。

淘宝一度在国内拥有近70%的市占率,但这个纪录并没保持多久,而后就被冲进来的拼多多、美团、抖音、快手、小红书等瓜分了市场。目前从GMV数据推断,淘宝天猫的市场份额大约已经退到了 45%左右,随着腾讯系电商的崛起,这个份额未来大概率还会进一步下滑。

所以,市占率63.9%其实是很逆天的存在,而且还是在帮客户追时间的高端时效件领域,是整个快递业利润最高、最容易出口碑、出品牌的领域。

低端品牌想把品牌做高端很难,但高端品牌想切入低端领域却往往较容易,而且品牌高端、可靠的印象一旦立住了,切入其他领域都会引起大家更多的兴趣,典型如茅台做茅台冰激凌、公牛做新能源充电桩。

有券商统计过GDP增速和顺丰时效件之间的关系,大体而言,经济每增长 1%,拉动时效件量增长 2%。2022至今,虽然宏观经济有所承压,但顺丰的时效件收入依然实现了超越GDP的增速,2022、2023、2024H1公司时效快递收入增速分别为 6.8%、9.2%、5.6%。

这块业务哪怕体量已经这么大了,一年的营收都破千亿了,但依然还可以以超越GDP的速度稳健增长,除了每年能提供稳定的业绩增量,更多带给公司的是充足的可以用于拓展新业务的现金流及绝好的品牌形象。

这里所长讲一个未来可能再造一个甚至几个顺丰的潜力新业务。

02价值事务所跟着大部队出海

这几年企业大概率都会提到出海,出海基本上是现阶段国内优秀企业的共识。背后道理其实也很简单,国内GDP增速放缓,算是步入存量市场,在存量市场赚钱比增量市场难太多太多,而且中国实在太卷,以前大家都觉得出海难,但真的一出去才发现原来中国才是最难最卷的市场,在中国都卷出来了再去海外,其实是降维打击……

企业要出海,要把自家的产品卖到国外去,自然也需要像国内一样的综合物流服务方案提供商。

正如大家去海外发现海外服务烂得一逼一样,咱们的国内企业出海如果用那些海外的服务商其实也相当不习惯。这里拿CXO举个例子,某创新药企的高管就吐槽过,之前用海外CXO,发一封邮件一个礼拜都不一定能回你,而咱们国内的CXO当天就可以解决,效率极高。

所以,随着国内产品出海大潮的盛行,服务商大概率会跟着一起出海。自2021年起,顺丰国际业务的布局便开始提速了。

在此前的投资者交流中顺丰讲到,“截至2024,公司已在多个国家、多个行业、多个场景中实现了从 0 到 1 的业务突破,2024年累计中标超过100个海外供应链项目,其中完成落地超过50个,包括某新能源材料企业设备搬仓、某韩国电商平台跨境仓配一体等。2023 年至今,《财富》中国 500 强企业中已有超 45%的企业使用顺丰国际服务。”

如果大家也对所长看的企业、行业专家交流纪要感兴趣,可以加入《价值宝库》查看。《价值宝库》是所长团队精心打造的投研资料库,每天会上传100+内容,绝大多数都是大家最为关心的一手调研纪要,此外还有各种研报、突发/热门事件分析、宏观政策及市场解读等内容。总之,只要是对咱们有用的,所长能找到的,都会上传到里面。

下图为顺丰助力企业产能、品牌出海的业务模式详情。

这几年,顺丰国际业务的增长是非常强劲的。至于2023有较大回落及2024增速放缓,原因也很容易理解,因为2020-2022年疫情期间,国际空海运需求及运价暴涨,所以那几年顺丰国际业务的增速有些超乎常理的快,用跳跃式增长来形容都不为过,增长这么夸张,后续所有所回落才是正常的,但即便如此,2023、2024相比基数不低的2021也是暴涨了一大截。

资料来源:iFinD

2024Q3由于国际海运运费上涨及货量稳定,顺丰的这块业务再次恢复高速增长,上半年这块业务的增速还只有8.1%,2024全年就提升到了17.5%,可见下半年发威有多厉害。

虽然收入已经有不俗体量,但就利润端而言,其实还是负贡献,除了海运价格较高的2020-2022盈利外,近两年这块业务还有所亏损,甚至2024亏损还有所扩大,全年净亏损约13.2亿元人民币。不过好在相比营收体量,这个亏损程度并不高,而且2024亏损扩大有子公司KEX因架构重组业务调整致使短期亏损有所增加的原因,2025往后应当会有好转,整体而言无需太担心。

资料来源:iFinD

我们看看同行的其他巨头——UPS,人家的国际业务营业利润率可是所有业务中最高的,能达到18%+。反观顺丰,目前公司整体毛利率也就12%-14%,国际业务还处于净投入的亏损阶段。

资料来源:iFinD

也就是说,待顺丰国际业务达到一定体量开始呈现规模优势后,这块业务大概率会成为公司最赚钱的业务,因为国际业务的市场规模更大,利润还比国内高得多得多,所以所长才认为这块业务大概率能再造一个甚至几个顺丰。

在最卷的国内市场都能卷出来,去海外其实是降维打击,所长赌五毛,当前的国际巨头未来没有一个能卷得过顺丰。

这么庞大的海外市场,顺丰应当能在里面分到非常大的一块蛋糕。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24小时热闻
今日推荐
浙ICP备2021030705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