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款运营八年的老牌二游,为什么让人总想回来看看?

内容摘要来源:游戏研究社今天是《碧蓝航线》八周年生日。5月20日,游戏如约迎来了八周年版本更新。熟悉的港区背景中,周年烟花一如既往地准时升空,角色们换上了清凉的夏日装扮,不少玩家第一时间打卡了全新的海岛地图。但在这份节日的热闹背后,更能让人感受到“

来源:游戏研究社

今天是《碧蓝航线》八周年生日。

5月20日,游戏如约迎来了八周年版本更新。熟悉的港区背景中,周年烟花一如既往地准时升空,角色们换上了清凉的夏日装扮,不少玩家第一时间打卡了全新的海岛地图。

但在这份节日的热闹背后,更能让人感受到“八周年”分量的,或许是另一种不那么“热闹”的东西。 

当下这个时间节点打开《碧蓝航线》社区,能感受到一种特别的氛围——没有狂欢式的造梗和刷屏,也不是归于沉寂的冷场,有人贴了十连出货截图,有人晒了“老婆”的新皮肤,还有人分享了宿舍布置方案……

正是这些看起来稀松平常的瞬间,反而构成了一种当今手游生态中愈发稀缺的气质:稳。

1

展开来讲,这种“稳”是一种温和而稳定的陪伴感。

就像过去几年一样,周年活动没有刻意制造什么爆点,内容也谈不上有什么特别花哨的大动作,依旧是玩家熟悉的节奏:如约而至的“海上传奇”角色,全新的周年剧情,还有一批玩家期盼已久的皮肤和婚纱。

在港区生活多年的老玩家,大多已经习惯了这种更新节奏。社区里几乎看不到因抽不到卡而“破防”的吐槽,也很少有人焦虑“开局抽哪一池性价比高”。倒不是大家不在意结果,而是心里早就有数——活动时间充裕,资源也攒得起来,慢慢来总能毕业。

落地重量级卫星角色“狮”也算是意外之喜

让老玩家“慢慢来”的同时,游戏也没忘记为新玩家铺设一条更清晰的起步路径。

八周年版本更新之后,《碧蓝航线》正在有意识地补足新手玩家的体验。新推出的“指挥官手册”以任务链的形式,系统梳理了新手成长路径,涵盖了舰队编组、战术系统到科研开发所有模块,可以视为一份为新手量身定制的入门攻略。

过去曾被玩家诟病“碎片化”的剧情,如今也得到了系统性整合。新推出的剧情线系统,将各主要阵营的故事按照时间线统一归档,玩家都可以像翻阅图鉴一样,回顾各条主线与支线内容,有效降低了剧情的理解成本。

与此同时,游戏也少不了给玩家带来一些有新鲜感的内容。

宿舍系统,这个休闲模块一直是《碧蓝航线》中承担角色互动、维系“陪伴感”的重要空间。

与主线战斗、科研养成相比,宿舍没有通关压力,也不强调资源产出。但自从上线,它的更新从未中断过,新家具、新互动持续加入,八周年版本,这个已经成为日常一部分的老系统,又在美术和功能层面迎来新的提升,原本温馨可爱的空间变得更加细腻真实。

另外一项让玩家惊喜的更新,则是和《黑岩射手》的联动

作为“老二次元”的图腾之一,《黑岩射手》曾在2010年代初期陪伴了一代B站用户的成长。对许多玩家来说,这不仅是一个角色,更是一种记忆锚点。当联动消息出现在前瞻直播时,立刻唤起了不少玩家的记忆。

在如今手游联动更趋向制造短期话题度的情况下,《碧蓝航线》在第八个年头选择与一个不那么“热”、但承载诸多玩家记忆与情感的IP合作,某种程度上,也印证了这款游戏一直贯彻的理念:在数值、功能与热度之外,总要为玩家留下一处安放情感的角落。

联动皮肤还是参与活动免费获取

也正是因此,才塑造了《碧蓝航线》格外“稳”的社区环境。

2

换句话说,在这样一款细水长流的游戏中,玩家之间建立起的关系,早已超出了游戏本身。

在我加入的游戏群里,便不乏这种重视“陪伴感”的用户。比如一位叫作苍苍的玩家——群里永远最早转发游戏公告、总结更新、提醒大家“记得收菜”的人。

每次版本更新后,她会第一时间整理好作战掉落表、兑换优先级,分享给还没上线的群友。

群里有老玩家也有新人,每逢游戏维护或者版本前瞻,总会有人在群里发问:“苍苍,几点开服?”“这次活动有什么新内容?” 这些问题年年问,月月问,一直重复,苍苍从未表现出过一丝不耐。

但让我意外的是,回忆起玩《碧蓝航线》的契机,苍苍用的却是“一段悲伤的日子”和“病急乱投医”这样的措辞。

现实中的苍苍是一家互联网公司的HR。2023年因为工作变动一度失业在家,在朋友的推荐下误打误撞玩起《碧蓝航线》,一开始只是想打发时间,后来干脆做起了虚拟主播,直播内容只播这一个游戏。

入坑《碧蓝航线》前,苍苍对游戏几乎一无所知,只玩过打发时间的换装手游。所以起初的直播并不顺利。她觉得那段日子情绪低落、时间空荡,直播对她来说更像是溺水的人抓住一根稻草。

让苍苍印象深刻的是,有次开播,一位观众在弹幕里指出:“你这大世界(游戏中的副本)都不会打,还当主播?”于是她下播后私信了这位观众,向他请教怎么打大世界,学完之后又把观众教的经验做成了视频,分享给其他玩家参考。

后来,这位观众成了苍苍的粉丝,苍苍也意外收获了第一支播放量破万的视频。

如今,苍苍在现实世界已经找到了新的工作,生活重新步入正轨。但她并没关掉直播,也没离开《碧蓝航线》,她不再是那个需要被观众教学的新手。有次直播,一位新玩家问某个角色什么时候复刻,苍苍打开Wiki演示了一遍,下播后收到了这位玩家的私信感谢。

从被教导的一方,到如今成为被许多粉丝依赖的“老指挥官”,这样的反转让苍苍感到格外踏实。

但实际上这条路并不轻松。作为一个只有五千粉丝的虚拟主播,苍苍坦然,目前直播并不能做到收支平衡——立绘约稿、皮套更新、周边制作,再加上自己喜欢唱歌,经常翻唱一些游戏中的单曲,这些内容创作背后的投入,都需要从她的个人收入中支出,几乎占到了她月工资的20%。

“最早是我需要陪伴,现在是我想陪着别人。” 她这样解释自己依然留在这里的原因。

实际上像苍苍这样,因为一次偶然与《碧蓝航线》结缘,最终选择留下来的人并不在少数。也正是无数这样的玩家,组成了这款游戏八年来始终有温度的日常。

3

“我不是有多大责任感,只是觉得群别没了就行。” 

牧牧是一个三百人的《碧蓝航线》玩家群的管理员 ,说这话时他语气显得相当平静,但隔了几秒又补了一句:“最好还是别没。”

这个群已经建了很多年。最初,牧牧只是为了帮群主拉人而成了管理员。那时候群里人很少,有次群主豪言“群里人数破百就出《碧蓝航线》Cos”。但眼看着群成员一直卡在九十,大伙干脆提前给管理员,也就是牧牧众筹了一套服装。

那是牧牧人生中第一次“女装”,如今回想起来,他仍然觉得这段经历好笑。但在这之后,这个群真的聚集起很多人,也留下不少故事。“那次之后,群的气氛真的变了,大家慢慢引申到一些现实生活的话题,上课啊,上班啊,慢慢就熟了。”

只不过随着时间流逝,最早的那批人已经逐渐沉默。尽管群里依然不断有新人加入,气氛依旧活跃,有人晒抽卡出货,有人偶尔发发表情包,有人问一句“八周年有什么活动” 就有人马上接上。

但这种平静的背后,有一些让牧牧隐隐不安的地方——比如,群主本人已经很久没在群里发言了。

根据QQ平台的规则,如果群聊被封禁,而群主仍在活跃状态,通常可以通过群主账号发起申诉,申请恢复。但一旦群主不在,申诉渠道就会中断,群也将面临永久封禁。换句话说,这个已经成立很多年的群,没人知道会在什么时候突然“没了”。

而这份“不想让群没了”的念头,使牧牧和其他几个群主沉默后也一直留下来的人,无声中承担起了管理者的一切琐事:审广告、踢小号、管节奏、维持秩序,看到有人发了不妥的“涩图”,也要习惯性提醒群友撤回。

“如果哪天群真的没了怎么办?”我问他。

“那也没办法,”牧牧沉默了一下又接着说:“还是会觉得有点可惜。” 他说自己对这个群的感情,与其说是责任,不如说是习惯了它的存在。有新活动时就进来看看讨论热不热,没活动时就和群友“吹水”,没事的时候总要刷刷才安心。

作为一个运营八年的游戏,像牧牧这样的玩家,在《碧蓝航线》的社区并不少见。他们或许已经不再是最核心的玩家,游戏玩得不太勤了,不追排名,不卷活动,甚至对群聊的感情也不一定与《碧蓝航线》强绑定。

但一款游戏,能够把素不相识的玩家聚在一起,把一个原本讨论攻略与技巧的地方,变成玩家彼此生活的一部分,这些珍贵的链接本身就是对这款游戏最好的注脚。

也正是这些链接,让《碧蓝航线》在八年间成为了玩家心照不宣的回忆。

结语

写完这篇稿子,我又登上了久违的《碧蓝航线》。港区的背景音乐还是熟悉的旋律,秘书舰的问候也没有变,离开时留下的编队还刷得动活动副本。好友列表里,那些熟悉的名字依然挂在那里,有的灰着,有的亮着。

我联系了一位在线的好友,对方惊讶于我久别之后再次上线,而我则惊讶于时隔多年他还记得我的名字。

我忽然意识到,这款游戏最特别的地方,可能从来不在它更新了什么、送了什么、有多大声量和热度,而是它始终为你留着一块位置。

就像无论离开多久,哪怕手感已经生疏,角色们总会温柔地送上一句熟悉的问候: 

“指挥官,欢迎回来。”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24小时热闻
今日推荐
浙ICP备2021030705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