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丰银行营收净利双增背后存隐忧

内容摘要回归地方国资两个月后,恒丰银行交出了首份年度业绩报告。日前,恒丰银行在其官网公布了2024年年度报告。仅看基础指标,恒丰银行2024年实现营收、净利双增长,扭转了上一年净利润断崖式下跌的态势。但在业绩数据回暖的表象下,恒丰银行仍存在盈利能

回归地方国资两个月后,恒丰银行交出了首份年度业绩报告。日前,恒丰银行在其官网公布了2024年年度报告。仅看基础指标,恒丰银行2024年实现营收、净利双增长,扭转了上一年净利润断崖式下跌的态势。但在业绩数据回暖的表象下,恒丰银行仍存在盈利能力下行、资产质量待优化、内控合规性不足等隐忧。

净利润增长“依赖”所得税下降

恒丰银行2024年年报显示,去年该行实现营业收入257.75亿元,同比增加1.98%;实现净利润53.57亿元,同比增加4.3%。

在营收、净利润“双增”的情况下,记者研究发现,该行自身核心业务增长乏力,盈利能力仍有待提升。年报显示,2024年,恒丰银行的税前利润为74.42亿元,较2023年同比减少了11.11%。其中,营业利润为71.53亿元,较2023年的82.99亿元下降了13.81%。与此同时,该行2024年所得税为20.85亿元,较上年大幅减少11.51亿元。从所得税费用来看,恒丰银行递延所得税19.75亿元,较上年大幅减少12.40亿元。

在其营业利润大幅下降的情况下,恒丰银行2024年实现净利润正增长,主要是因为该行所得税较上一年大幅下降。这种得益于税收政策的调整,而非源于主营业务盈利能力提升的增长,一般不具有可持续性。

潘悦 制图

事实上,近年来,恒丰银行盈利能力整体下行,其净利润波动明显。根据恒丰银行年度报告显示,2020年至2022年,恒丰银行实现归母净利润53.10亿元、63.81亿元及67.4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03.33%、20.17%及5.75%。不过,2023年,其归母净利润降至51.46亿元,同比锐降23.74%;2024年则为54.54亿元,同比增长5.99%,但仍不及2021年水平。

华源证券分析师廖志明认为,恒丰银行营业支出主要为业务及管理费和信用减值损失。2023年以来,恒丰银行业务及管理费支出呈上升趋势,成本收入比保持相对稳定。该行不良贷款处置力度仍相对较高,其对贷款和垫款资产减值损失计提力度相对较大,但由于恒丰银行主动压降类信贷债权资产规模,其类信贷债权资产减值计提力度明显缩减,带动整体信用减值损失规模呈下降趋势;减值损失计提力度仍较大,对利润实现仍造成较大实质影响。

恒丰银行2024年报数据显示,全年计提86.13亿元的信用减值损失,同比增加14.04亿元,增幅19.48%。一般来说,信用减值损失计提增加,通常意味着银行面临资产质量下行、贷款预期损失风险增加、资产质量改善但整体风险仍存等情况。从恒丰银行的不良指标来看,截至2024年末,该行的不良贷款余额为128.73亿元,较年初减少了10.6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49%,较年初下降23个基点。不良贷款规模和不良率的双降,是恒丰银行在2024年加大了不良贷款核销处置的结果,该行全年一共核销了112.68亿元,比2023年多出了40.4亿元。

“恒丰银行年报里并未披露2024年的生息资产和计息负债相关数据,无法计算2024年的不良生成率,不过仅看新生成不良下限数据,也能发现该行2024年有较大规模的贷款风险暴露,信贷资产质量面临不小的下行压力。”有业内专家表示。

息差收缩“叠加”利息收入占比高

根据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对银行机构的指导,银行净息差的警戒线是1.8%。恒丰银行年报披露,该行2024年生息资产收益率下降幅度大于计息负债成本率下降幅度,净利差1.41%,同比降低10个基点,净息差1.52%,同比降低7个基点,净息差持续收窄。另外,恒丰银行2024年拨备覆盖率154.40%,较上年末提升2.16个百分点。

对此,中诚信国际在今年3月的评级报告中指出,恒丰银行息差收窄以及拨备计提压力较大对盈利增长产生不利影响,盈利规模相较同业仍存在一定进步空间。

在收入结构方面,利息净收入是恒丰银行营业收入的最主要来源。2024年利息净收入占恒丰银行营业收入的80.55%,达207.62亿元,占比在同业中属于相对较高水平。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仅占8.2%,同比下滑2.5%,非息收入增长主要依赖投资收益。

“这种收入结构存在失衡的问题,过度依赖利息净收入使得恒丰银行的盈利能力容易受到利率波动的影响。”业内专家表示,一旦市场利率下降,银行的净息差收窄,利息净收入就会受到影响,进而影响整体的盈利能力。而且,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的下滑,也反映出恒丰银行在中间业务方面的发展不足,未能有效拓展多元化的收入来源。

另外,按产品类型来看,恒丰银行2024年新增不良贷款多集中在零售端。截至年末,该行的个人贷款不良余额为31.04亿元,较年初增加了83.78%,不良贷款率也从年初的1.4%大幅上升至2.4%。值得一提的是,该行第三阶段的个人贷款余额为31.4亿元,与个人不良贷款余额相差无几。

罚金超2000万 内控合规管理堪忧

内控合规管理是银行的立身之本、发展之基。恒丰银行2024年年报显示,因部分分支机构信贷管理不到位、违反支付结算管理规定等原因,报告期内,受到各级金融监管机构累计处罚2002.68万元,较2023年的712万元,大幅增长近1300万元。

根据企业预警通收录的监管处罚数据,恒丰银行及分支机构在2024年收到的罚单(以披露日期为准)中,百万级别的大额罚单就有3张。所涉违规行为包括浮利分费、信用证及福费廷授信业务管理不审慎、流动资金贷款管理不审慎、不正当方式吸存、互联网贷款信息披露不规范、违规收取信贷资金受托支付划拨费、未严格审查票据业务贸易背景真实性、代销业务不合规、债权融资计划业务投前投后管理不到位、贷款风险分类不准确、虚增存贷款等,涵盖信贷业务、代销业务、表外业务、债权融资计划业务等多个业务板块。

对于2024年监管罚单和罚款金额的大增,恒丰银行在年报中表示“积极开展根源性整改,加强问责约束和考核引导,推动全行依法合规经营”。

2025年开年不久,恒丰银行又收到三张大额罚单,其中一张为千万级罚单。1月27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处罚信息显示,恒丰银行因八项违法行为被警告并罚款1060.68万元。同时,恒丰银行4名时任工作人员也被罚款1万元至9.5万元不等。

恒丰银行2024年的消费者投诉 【下载黑猫投诉客户端】量同比上升,全年一共接到投诉18622件,比2023年多出2770件;而2022年,该行的消费者投诉还只有10988件,两年上涨了69.48%。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报中,恒丰银行没有再分类披露不同业务的投诉量占比,从往年年报以及黑猫投诉等三方投诉平台的投诉内容来看,银行卡、债务催收等业务都是消费者投诉的重灾区,包括不当催收、高额分期利息、擅改规则、拒绝协商等。

“近年来‘踩雷’较多主要是由于早年信贷投放风险偏好较高,风控较为粗放。”对此,廖志明认为,恒丰银行在提升资产质量、增加资本补充、强化风险评估和管理方面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24小时热闻
今日推荐
浙ICP备2021030705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