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观财报|证监会调查结果未出 国联股份回应“最坏的结果是ST”

内容摘要中新经纬5月9日电 9日,国联股份在上证路演中心召开2024年度暨2025第一季度业绩说明会,不少投资者仍关注公司被证监会调查一事。 国联股份于2023年12月26日披露,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证监会决定对公司立案。彼时,国联股份及

中新经纬5月9日电 9日,国联股份在上证路演中心召开2024年度暨2025第一季度业绩说明会,不少投资者仍关注公司被证监会调查一事。

国联股份于2023年12月26日披露,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证监会决定对公司立案。彼时,国联股份及多名高管被北京证监局出具警示函。原因是,公司于2023年4月28日、5月16日两次发布前期会计差错更正公告,将部分交易调整为按照净额法确认收入,对2020年年报,2021年年报,以及2022年前三季度报告相关财务数据进行更正,导致多期财务报告信息披露不准确。

目前,证监会立案调查尚未有结论。

国联股份董事会秘书潘勇在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目前与监管机构的沟通方式包括提供监管机构需要的相关材料,主动与监管机构汇报和沟通相关情况等,会积极配合监管调查,但是对于结果,公司并不能够进行最终判断。

对于基金投资者是否因为立案影响不投国联股份,潘勇称,公司立案结果存在不确定性阶段,投资机构基于风控要求,暂无法将公司股票入池,符合各家机构的合规流程。但这并不代表上市公司一定有问题,所以这种影响只是阶段性。

就此前“最坏的结果是ST”的相关言论,潘勇解释,这是为了告诉投资者,公司对于任何一种可能出现的结果都有相应的预案来应对,不会选择“躺平”,以稳定的经营来回报投资者。

国联股份主营B2B电子商务和产业互联网平台,业务包括涂多多、卫多多、玻多多、 肥多多、纸多多等工业电子商务平台,数字技术服务平台和商业信息服务平台。

2025年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约110.19亿元,同比下降19.11%。对此,公司在公告中提到,主要是按总额法确认收入减少所致。

国联股份董事、总经理钱晓钧在回答对于会计处理的问题时称,一季报的收入调整并非会计准则变化,只是基于更审慎的原则,调减了总额法确认的收入比例,也与立案事件不存在相关性。他还表示,关于“总额法转净额法”的调整,公司自2022年起已根据会计准则和业务实际情况进行了相关调整,并在后续的财务报告中持续采用“总额法+净额法”相结合的方式确认收入,将坚持一贯性和谨慎性原则。

对于公司所属产业后续的发展,国联股份董事长刘泉对投资者表示,产业互联网是大势所趋,这几年在不同赛道不同行业领域,已涌现出众多优秀平台。在加强实体经济等背景下,产业互联网、工业互联网、产业数字化、服务型制造、供应链管理、生产性服务业变得更加重要。(中新经纬APP)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24小时热闻
今日推荐
浙ICP备2021030705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