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臻芯片完成数千万元融资,加速光量子芯片商用化进程

内容摘要来源:36氪硅臻芯片的研发重点解决技术落地的“形态”和“生态”问题。文|王顺来源|36氪Pro(ID:krkrpro)封面来源|Pexels36氪获悉,近日,合肥硅臻芯片技术有限公司(简称“硅臻芯片”)完成数千万元融资,本轮融资由祥峰投资投

来源:36氪

硅臻芯片的研发重点解决技术落地的“形态”和“生态”问题。

文|王顺

来源|36氪Pro(ID:krkrpro)

封面来源|Pexels

36氪获悉,近日,合肥硅臻芯片技术有限公司(简称“硅臻芯片”)完成数千万元融资,本轮融资由祥峰投资投资,指数资本担任财务顾问。融资资金将用于全球领先的全集成光量子计算芯片与通用量子计算系统的研发,推动全集成、芯片化的光量子计算系统落地应用。公司透露,新一轮融资也正在进行中。

硅臻芯片成立于2020年2月,位于合肥市高新区,此前已获得苏州国芯等机构的战略投资。其是一家专注于集成光子和光量子芯片设计与产业化落地的公司,已成功服务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国防科大等30余家高校和企业,初步实现了光量子芯片在科研、工业及商用场景的三维落地验证。

光量子芯片凭借其高稳定性、高集成度、工作环境要求相对较低等特性,被视为突破量子计算、量子通信等量子技术实用化瓶颈的关键路径之一。硅臻芯片通过研发高密度光子集成芯片,致力于解决量子安全的规模化应用、以及传统计算架构在特定场景下的效率瓶颈等问题。

尽管光量子芯片的技术突破为量子计算的商用化奠定了重要基础,其规模化落地仍面临多重挑战。硅臻芯片创始人陈巍坦言,要实现量子技术的产业化落地和行业快速发展,需跨越三大关键障碍:“听不懂、看不见、投/用不起”。

首先,量子技术的前沿特性和复合型量子人才的相对缺乏使该技术较难被产业用户理解,加之行业内对于量子技术的应用前景和标准尚未达成广泛共识,限制了技术的普及和发展步伐;其次,量子技术的优势尚未通过直观的成功案例得到充分展示,导致市场对其潜在价值的认知和认可度不足;最后,当前量子企业的估值和多数产品的价格相对较高,影响了市场化资本和产业链的参与热情。

基于此,陈巍告诉36氪,作为量子产业的初创企业,硅臻芯片的研发重点解决技术落地的“形态”和“生态”问题,以“面向实用化,变量子为例子”作为导向,以光量子芯片为技术支点,深度融入国内硅光产业生态。通过开发兼具高集成度、运行稳定性和系统扩展性的兼容型芯片,公司着力打造适配现有产业基础的光量子器件和集成光量子计算整体解决方案,推动量子技术向低成本、小型化方向演进。

目前,硅臻芯片已形成覆盖量子信息与光子芯片交叉的产品矩阵,陆续推出了量子随机数发生器芯片、程控多通道电流电压源、单光子光源和多通道纠缠源芯片、高速路径编码芯片、32-mode光量子计算处理器芯片等产品。据了解,硅臻芯片的量子随机数发生器芯片的尺寸为4mm*4mm,是目前国内尺寸最小的量产化量子随机数发生器,已通过国家密码管理局商用密码检测中心的密码检测,并完成了重要行业头部客户的产品导入,首批10K级芯片订单已完成交付。

今后,硅臻芯片将推动量子随机数发生器芯片的规模化应用,并加速光量子计算整机等产品的研发,持续挖掘量子科技的行业需求,通过案例积累助力建立行业认知。

团队方面,陈巍本硕博均毕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拥有丰富的量子产业化经验,核心成员在集成光量子芯片方向有超过20年的技术积累。此外,公司高度重视研发工作,团队中研发人员占比高达70%以上,确保了公司在技术创新上的持续优势。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24小时热闻
今日推荐
浙ICP备2021030705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