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消费+传承”三力齐发

内容摘要广发银行2024年度报告称,信用卡持续践行金融为民初心,共促乡村振兴发展。作为中国信用卡行业的先行者,广发信用卡持续探索“教育+消费+传承”帮扶模式,通过广发希望慈善基金筑牢乡村教育根基,依托电商平台乡村振兴产品专区打通农产品销售通道,将

广发银行2024年度报告称,信用卡持续践行金融为民初心,共促乡村振兴发展。作为中国信用卡行业的先行者,广发信用卡持续探索“教育+消费+传承”帮扶模式,通过广发希望慈善基金筑牢乡村教育根基,依托电商平台乡村振兴产品专区打通农产品销售通道,将非遗保护、积分公益等创新实践融入其中,构建起覆盖乡村教育、乡村产业的立体化帮扶体系。2024年,广发希望慈善基金慈善捐赠1000多万元,惠及全国13个省份140所乡村学校、30余万师生。同时,乡村振兴专区带动农产品线上交易突破1.1亿元,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了可持续的金融动力。

积分公益:小积分汇聚大爱心

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广发信用卡将积分体系联动广发商城、广发希望慈善基金,形成了消费做公益的纽带。自2020年在发现精彩App和广发银行App线上开辟乡村振兴专区以来,平台已汇集超7000款帮扶产品,覆盖丹江口、郧西等中国人寿定点帮扶地区。专区持续推出“积分抵扣,以购代捐”活动——用户可使用广发信用卡积分优惠购买乡村振兴农产品,形成“以购代捐”的消费帮扶生态。2024年,这一模式再度升级,用户可通过“99%积分抵扣”购买专区商品,既能以优惠价格获得优质农产品,又能通过广发的合作商户每单向慈善项目捐赠1元钱,实现了“每一笔消费都在为乡村播种希望”。

这种创新不止于交易场景的拓展,更在于激活了用户参与的意愿。在发现精彩App上,“1积分捐心理课”项目以“指尖公益”形式吸引5万人次参与,16.9亿积分的涓涓细流汇聚成170万元善款,为2025年乡村心理健康项目注入动力。广发希望慈善基金全年开展的16次主题积分捐赠活动,结合春节、读书日等节点,联动保险、商城等业务推出爱心订单捐、“你领券,我捐款”等系列善意营销活动,并创新开展“积分捐赠抽奖”爱心回馈活动,带动70万人次参与、募集超900万元。积分这一属于信用卡的特色产物,正在广发信用卡的努力下,变为传递社会温度的媒介。

教育筑基:大爱心浇灌新希望

在一所所乡村小学,广发希望慈善基金援建的“希望厨房”让孩子们的午餐更加营养均衡。在广东乳源瑶族自治县改造后的音乐教室里,750名瑶乡少年在手鼓课上奏响民族文化的韵律。2024年,广发希望慈善基金累计捐建40个希望运动场、7个希望厨房、18个希望图书馆、9个希望音乐教室,为乡村学子筑起全面发展的教育基石。

而比硬件升级更具深远意义的,是对乡村青少年精神世界的关照。基于调研发现的乡村青少年心理健康需求,广发信用卡在“好好生活·一起精彩”公益矩阵中新增“好好成长”心理呵护板块。在广东,广发希望慈善基金联合共青团广东团省委持续推动“广东乡村青少年心理健康帮扶计划”,2024年的24场心理教师培训、729场校内辅导活动和近万封书信结对,为22.96万师生构建起心理健康防护网。

非遗传承:新希望焕活老技艺

乡村振兴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脑袋”。广发银行年报显示,2024年,广发信用卡走进大山为非遗传承人以及非遗所在乡村提供金融支持与专业服务,助力乡村振兴。广发真情卡作为国内首张女性信用卡,2024年聚焦非遗传承,为村庄提供金融支持,并通过上架非遗产品,让非遗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广发信用卡通过携手“天才妈妈”,将马尾绣、羌绣、红绣、锡绣等非遗传承人的故事带入大众视野,通过故事、人物、作品传递非遗意蕴,呈现她们身上传承、热爱、自信、坚持等珍贵的品质,展现女性力量。广发信用卡还利用数字化服务能力、营销展示渠道及品牌优势,为手工艺传承人搭建多维展示平台。在线上打造“非遗博物馆”,数字化呈现非遗之美,为非遗传承、展示提供数智能力支撑。在广发商城上架非遗产品,通过创造新场景、新消费嫁接起非遗与大众、非遗产品与消费者之间的桥梁,帮扶非遗发展,让非遗产品走入消费者生活,为非遗注入了发展新动能,助力乡村振兴。

作为连接消费市场与乡村产业的桥梁,广发信用卡将日常消费转化为帮扶力量,创新消费即公益的参与场景。从大山深处的希望小学传来的朗朗书声,到非遗工坊里机杼作响的美妙场景,再到消费者通过积分参与公益的指尖温暖,广发信用卡助推乡村振兴实践,充分呈现出作为金融央企成员单位下属机构的责任感。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24小时热闻
今日推荐
浙ICP备2021030705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