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特辑|巴菲特最后一次股东大会 精华整理投资预言和金句

内容摘要《投资者网》蔡俊美国奥马哈,一座因巴菲特声名远扬的小城,被誉为“资本圣地”。5月,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第60届股东大会在此如期举行。这场持续七小时的“投资思想盛宴”吸引了全球1.97万名投资者到场,线上直播观看人次突破千万。94岁的巴菲特与

《投资者网》蔡俊

美国奥马哈,一座因巴菲特声名远扬的小城,被誉为“资本圣地”。5月,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第60届股东大会在此如期举行。

这场持续七小时的“投资思想盛宴”吸引了全球1.97万名投资者到场,线上直播观看人次突破千万。94岁的巴菲特与接班人非保险业务负责人阿贝尔(Greg Abel)、保险业务负责人贾因(Ajit Jain)共同解答了市场关心的60余个问题,覆盖宏观经济、产业变革、投资哲学等多个维度。

本文提炼出几大核心议题,解码“股神”对当前经济形势与未来投资逻辑的判断。一个时代落幕之际,又一个时代将接棒。

宏观经济:全球化困境与美元霸权隐忧

过去一个月,关税战烽烟四起,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世界站到了新的十字路口。

巴菲特以“进口凭证”构想为例,直言“贸易不应成为武器”。他指出,美国当前35%的关键零部件进口依赖度与28%的高新技术产业对外依存度,暴露出产业链安全的脆弱性。针对《芯片与科学法案》引发的全球半导体产业重构,巴菲特警示:“保护主义是严重的战略错误,当75亿人对你失去信任,3亿人的繁荣终将不可持续。”

关税战引发的美元指数波动,巴菲特坦言“财政政策是最令我担忧的问题。”

他透露,伯克希尔因美元贬值造成的外汇损失达7.13亿美元,并批评美国政府通过贬值转嫁债务风险的行为。尽管持有200亿美元日元资产,他仍强调“不会投资注定贬值的货币”,暗示美元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正面临重构压力。

投资战略:现金储备与机会捕捉

大变局的当下,巴菲特和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现金储备也创下纪录。

他透露,近期曾放弃100亿美元级投资机会,但坚信“未来五年必有重大机遇”。对比1929年大萧条时期,他认为当前市场波动“不算剧烈熊市”,强调“控制情绪比预测市场更重要”。

投资会现场,巴菲特主动谈及投资的日本商社的长期主义。目前,公司持有三菱、住友等五大商社总计200亿美元股权,展现出跨周期布局的魄力。

他透露投资逻辑基于三点:30年以上的经营历史、2%左右的股息率、与伯灵顿铁路等现有业务的协同效应,并表示“即使日本央行加息,我们也不会抛售”的宣言。

产业洞察:能源革命与AI冲击

新能源热潮兴起,但资本市场对该产业变迁出现双向的博弈。

一方面,在光伏组件出口激增35%的背景下,巴菲特却对传统能源保持战略配置。他主导的160亿美元爱荷华州风电项目,既包含1600兆瓦的风电装机,也保留了燃煤机组作为调峰备用。这种“新旧能源并行”的策略,可能是其对电网稳定性的现实考量。

AI技术革新上,巴菲特主要关注该革新在保险业的渐进式渗透。值得关注的是,其接班人也表达类似的观点,与巴菲特“不用最先采用新技术”的理念一脉相承。

面对自动驾驶对车险业务的冲击,伯克希尔保险业务负责人贾因给出“三步走”应对策略:短期优化精算模型(2025-2027)、中期接入驾驶行为数据(2028-2030)、长期探索UBI保险模式(2031年后)。

企业治理:接班架构与文化传承

巴菲特在宣布阿贝尔年底接任CEO时,特别强调“决策机制不变”。具体是非保险业务由阿贝尔负责、保险业务由贾因掌舵,自己保留董事会主席和首席投资官职位。这种双轨制架构既保证战略延续性,又规避了接班人真空风险。

现场有人提问“如何选择工作”,巴菲特以伯克希尔文化的三大支柱回答,提炼出企业治理精髓。

第一个是人才密度,建立了“与优秀者为伍”的筛选机制。第二个是资本纪律,强调“不用他人资金下注”的自主经营原则。最后是价值底线,连续60年拒绝参与 赌场资本主义 的投机游戏。

未来展望:三大战略支点

该议题也是现场参会人士最关心的话题。巴菲特聚焦创新投资方向、全球化新范式、ESG理念的务实实践等三大支点。

创新投资方向上,巴菲特透露正在关注三大领域:能源转型中的电网升级(预计投入超300亿美元)、AI在重资产行业的应用(如铁路调度系统)、生物科技领域的早期布局(已设立10亿美元专项基金)。

全球化新范式上,尽管对日本投资信心十足,但伯克希尔对新兴市场保持审慎。早前,公司曾对投资蒙古有过兴趣,但后来否决在该国的矿业投资提案。公司海外扩张遵循“三重过滤”标准:政局稳定性(如排除拉美国家)、资源稀缺性(聚焦锂矿等战略物资)、法律适配性(优先英美法系地区)。

ESG理念的务实实践上,终止摩根大通医疗合作项目后,巴菲特给出ESG投资新定义:“真正的社会责任不是补贴亏损产业,而是提升资本效率”。伯克希尔在爱荷华州风电项目中,既实现减排目标,又维持6.5%的股权回报率,为ESG投资提供了新范式。

哲学:投资的时空对话

“股神”的最后一场投资会,参会者还关心更宏大的命题。当被问及“如果穿越到1776年如何建设美国”时,巴菲特将资本主义体系比喻为“大教堂与赌场的共生体”:既要保持资本市场的活力(赌场),又需坚守实业根基(教堂)。

这种辩证思维,恰是公司穿越六十年周期的核心密码。在人工智能颠覆传统估值模型、地缘政治重构产业格局的当下,巴菲特主义展现出惊人生命力。

这些主义概括起来,包括聚焦现金流的绝对估值法对抗市场波动、跨周期配置能力化解结构性风险、去中心化的组织架构保持进化活力。正如巴菲特在闭幕致辞中所言:“当你们在怀疑时,我们仍在坚持购买农场和公寓——这才是对抗不确定性的终极答案。”

“用时间换空间”的智慧,或许正是破解当前经济困局的终极启示。(思维财经出品)■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24小时热闻
今日推荐
浙ICP备2021030705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