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版权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040090)
五一假期期间,中国资产走强,恒生指数上涨1.74%,恒生科技指数涨逾3%,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累计涨近3%。
分析人士认为,海外市场反弹,港股上扬,A股市场有望迎来节后开门红。年报和一季报业绩落地,叠加关税冲击逐渐减弱,A股市场风险偏好有望提升。
中国资产反弹
以4月30日A股、港股收盘后计算,截至北京时间5月5日12∶00,五一假期期间,全球市场普遍反弹,中国资产也出现反弹。
Wind数据显示,五一假期期间道琼斯工业指数、纳斯达克指数、标普500指数分别累计上涨1.95%、2.96%、2.26%,英国富时100指数、德国DAX指数、法国CAC40指数分别累计上涨1.57%、2.95%、2.84%。中国资产反弹,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累计上涨2.75%,恒生指数、恒生中国企业指数、恒生科技指数分别上涨1.74%、1.92%、3.08%。
中概股五一假期期间普遍上涨,金山云累计涨逾22%,万国数据累计涨逾17%,拼多多累计涨逾6%,阿里巴巴、腾讯音乐、小鹏汽车等累计涨逾5%,京东累计涨逾4%。
港股市场中,行业板块普遍上涨,硬件设备、汽车与零配件、日常消费零售行业领涨,分别上涨5.50%、2.89%、2.52%。小米集团-W、小鹏汽车-W等涨逾6%,阿里巴巴-W、理想汽车-W、京东集团-SW等涨逾3%,腾讯控股、泡泡玛特等涨逾2%。恒生指数成分股中,超过八成股票上涨。
财通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李美岑表示,五一假期期间全球市场风险偏好进一步修复,港股和中概股表现靠前,一方面市场对贸易摩擦不确定性担忧缓解,另一方面美国新增非农数据超预期,市场担忧情绪有所缓解。
此外,五一假期期间中国资产明显走强,离岸人民币兑美元也出现大涨,其中5月2日涨近1%,单日大涨逾600点。
华福证券首席宏观及非银分析师秦泰表示,近日人民币汇率开始转强,这可能在很大程度上为5-6月择机实施降息降准操作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和更为从容的时间窗口。
节后A股市场有望震荡上涨
在五一假期期间中国资产走强的背景下,节后A股市场有望反弹。
华金证券策略首席分析师邓利军表示,第一,五一假期期间海外风险事件并未发生,国内政策继续偏积极。第二,五一假期期间海外流动性宽松预期未有变化,美国4月制造业PMI、新增非农就业人数环比、平均时薪同比增速等均有所回落,美联储继续降息概率仍较大。第三,五一假期期间国内出行和消费数据火爆。节后A股市场可能开启震荡反弹,5月A股市场可能震荡偏强。
“预计5月风险偏好还有回升空间,A股将继续呈现风险偏好回暖、主题轮动的特征,以低机构持仓的主题型交易机会为主。”中信证券首席A股策略师裘翔表示。
华西证券大类资产首席分析师孙付认为,权益资产方面,海外市场反弹,港股上扬,A股有望节后迎来开门红。
“过去一个月市场在财报密集披露和关税超预期的影响下,出现一定幅度回调,部分低估值和消费领域相对有韧性。”招商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张夏表示,展望5月,年报和一季报业绩落地,叠加关税冲击逐渐减弱,市场风险偏好有望边际改善。行业方面预计主要围绕关税冲击修复和景气度改善的线索展开。
聚焦三大趋势
对于市场配置,邓利军认为,5月科技和消费可能是配置主线。首先,五一假期期间出行和消费火爆,相关的社服、食品饮料等板块表现可能相对偏强;其次,当前政策支持的方向是提振消费、科技创新,相关的消费和科技板块表现可能相对占优。5月建议逢低配置:第一,政策和产业趋势向上的计算机(国产软件、AI大模型)、机器人、传媒(AI应用)、通信(算力)、电子(半导体)、创新药、电新等;第二,政策和旺季催化下的食品、社服(旅游、酒店、餐饮)、商贸零售、家电、建材等;第三,大金融、电力等低估值红利行业。
张夏表示,结合一季度经济数据和中观指标来看,随着政策推进,经济内生增长动能修复。细分领域景气度较高或有改善的方向主要集中在三个方向:第一,消费服务领域,家电、家具、文化办公用品、通讯器材、金银珠宝等;第二,新能源车、发电设备、集成电路、风电、工业机器人等高新技术制造领域生产端保持较高景气度;第三,地产销售端及资金端边际改善。结合景气度、盈利能力、估值等多个维度,5月推荐关注计算机、汽车、机械设备(自动化设备、通用设备)、有色金属、社会服务、农林牧渔等板块。
裘翔表示,除了短期的热点主题轮动,建议聚焦三个不变的大趋势:一是中国科技能力的提升趋势不会动摇(关注国产算力、端侧AI、创新药等);二是欧洲重建防务,提升能源、基建和资源储备的趋势不会动摇(关注铜铝等基础工业品、军工材料、能源基建和通信基建等);三是中国势必要走通“双循环”,加速完善社会保障并激发内需潜力(关注文旅方向上的酒店、景区、OTA,医疗服务方向上的眼科、齿科、中医,保险龙头)。
(责任编辑:关婧)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